"Why are you standing to a bow shrimp rice like this? Then there is no waist of the waist!" Scoliosis refers to the spine to the left or to the right to present "C" or "S" shape, usually in adolescence.
脊柱側彎大概影響本港3%人口,而最常見的病因是成因不明,所講的是突發性脊柱側彎。尤其是發育中的小朋友,在10至15歲這段時間由於生長得很快,側彎角度可以每年增加5度或以上,所以有需要使用一種低輻射的方法,幫助監測脊柱側彎的狀態。此外,還有其他成因引致脊柱側彎。譬如10歲之前,醫生則會考慮其他因素,如先天性因素(例如胎兒在母體內骨骼成長得不好或不健全)。另外亦有一些神經及肌肉的問題而引致的脊柱側彎。當骨骼成長後,醫生便會考慮其他因素,如一些發生在成人身上的脊柱側彎,可能因為一些退化或腫瘤的問題而引致脊柱側彎。
【如何察覺孩子患有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無明顯的病徵,如果是突發性脊柱側彎,病人是不會感到痛楚。岑醫生說:「一般來說,由家長發現孩子患上脊柱側彎。譬如有胸椎脊柱側彎,小朋友可能有高低膊頭的情況,又或者如果穿着一些薄身衣服,便見到背脊其中一邊較另一邊突出。如果是腰椎脊柱側彎,便會看到兩邊的腰部有少許不平均,一邊腰部凹入,另一邊腰部凸出。亦會見到兩邊的盆骨不對稱的情況,一邊比另一邊為高。」
一旦發現孩子有上述問題,當然要找醫生,從而得到適合的控制措施。一般的臨床方法,首先要背對着醫生,好讓醫生看清楚整條背脊骨有否不對稱的情況。另外亦會叫病人用手指尖輕觸腳趾尖,當他向前彎的時候,便可清楚其背脊會否一邊高一邊低,以及中間的脊骨有否側彎的情況出現。
【監測脊柱側彎新技術】
EOS 「站立式全身負重X光機」,是近年用於監測脊柱側彎的新技術。它較傳統X光機快很多,由頭照到腳踭大約需要17至20秒左右,視乎病人高度而定。進行檢測時,正面及側面均有兩道X光線,由病人的頭照到腳踭。收集2D數據後,放射師便利用電腦軟件將之變成3D數據,這樣就可以把整副骨胳很立體地展示在醫療團隊面前,醫生便可對病人解釋脊柱側彎的情況,計算到側彎角度,亦可知道其側向平衡。側向平衡是指重心線,每個人都有條重心線,如果重心線太前或太後,病人便容易向前傾或向後跌,走路走得不好,而傳統技術在這方面未必計算得仔細。
如果跟傳統2D X光機比較,EOS需要的輻射劑量低70%-90%。大部分突發性脊柱側彎發生在青少年身上,他們所接受的輻射應愈少愈好,尤其是發育中的女孩,其乳房對X光的敏感度比成人為多。EOS的接收器比傳統X光機敏感很多,所以需要較少的輻射劑量便足以做到一個很清晰的影像,換言之,病人接收到的輻射劑量亦較少。
【儀器配合緩解】
輕微的脊柱側彎是不需要緩解的,只要定期觀察和覆診直至骨骼成熟。但如果情況較嚴重,則需接受專科醫生的監察和處理。脊骨神經科醫生陳惠玲表示,脊柱側彎大部分都是青少年或小朋友,緩解措施的最主要原則是將側彎的脊骨加以糾正。糾正的方式有手法緩解,用手矯正脊骨。第二是通過一些儀器,牽引、熱敷等,以配合緩解。適當的運動,亦有助避免或改善脊柱側彎問題,且聽醫生以下的介紹。
【防止及避免脊柱側彎的運動示範】
主要目標:重現理想的脊骨姿勢
做法:打開兩邊肩膊,背部貼着牆壁,雙手垂直。然後雙手向上合十,合十動作維持5至10秒,大概重複10次。這動作做2組,每組做10次。
【改善脊柱側彎的運動示範】
主要目標:可讓有脊柱側彎的小朋友,透過此動作訓練相關肌肉的強度去練柔軟度。
做法:趴在地下,如果有瑜伽墊就更好。雙手打開,接着雙手向上抬起,期間記得要收緊臀部,肚部的位置吸氣維持姿勢。動作同樣也是維持5至10秒,重複10次,這動作做2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