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做磁力共振(MRI)檢查多是局部性的,例如頸部、頭部、肺部,甚至心臟磁力共振,一般需時30至45分鐘。但原來,全身磁力共振需時也大約只是45分鐘,由頭到腳一次過「睇晒」,可發現早期癌症、血管收窄等,病向淺中醫。
ADVERTISEMENT
放射科專科醫生岑承輝表示,全身磁力共振可一次過由頭部掃描至腳跟,唯一不包括雙手,「這是因掃描時雙手的位置問題。其餘可以很全面地掃描全身,由頭頸、鼻咽、胸腔、腹腔以至卵巢、前列腺等都可一次過檢查,獲得病人身體是否隱藏著一些可致命疾病的資訊。」
約三分一人須跟進
岑承輝以過去3個月、合共115名接受全身磁力共振檢查病人的數據為例,該批病人年齡中位數為51.1歲,男女比例約為2:3,當中38名病人發現疑似腫瘤情況,須進一步跟進,「例如,其中5人肺部有結節,11人甲狀腺有結節,2人乳房有結節,5人前列腺肥大,以及有病人鼻咽增厚(可能是鼻咽癌先兆)、大腸壁增厚(或是腸癌先兆)等。亦有個案發現腦部有血管瘤,需要處理。」
可作全身普查
以上個案未必全都和癌症有關,醫生會視情況建議是否需要跟進檢查。岑承輝強調,全身磁力共振對每個部位的檢測時間會比針對性做單一部位為短,所以適宜作為全身普查,「以乳房為例,全身磁力共振有可能檢測出乳房囊腫或較大的腫瘤,但未必可即時分析出是否乳癌,必須跟進做超声波检查和乳房X光造影檢查來確定。」
另一例子是脂肪肝,岑承輝表示從日常所見,約半數35歲以上人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或演變成肝硬化、肝癌,亦和糖尿病、冠心病、中風等相關。此外,全身磁力共振也可掃描出頸椎、胸椎、腰椎等的退化情況,及早採取適當處理,以免變成更嚴重的脊椎問題。
沒有輻射
岑承輝表示,磁力共振最大的優勢是沒有輻射,適合作為普查。而現時亦有網上平台,讓醫生可即時看到掃描結果,有問題可較快知道,不像過往般可能需一至兩日才有結果。因此中年或以上關心健康的人士,可和醫生商議,討論是否適合全身磁力共振健康普查。而做全身磁力共振時若想有更準確的結果,可考慮配合顯影劑,整個檢查時間會較長,約需90分鐘左右。